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欧姆龙服务商    

欧姆龙PLC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一个5U+台达案例!
新闻中心
一个5U+台达案例!
发布时间:2025-09-18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3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在工业自动化领域,台达 5U 系列 PLC(如 DVP5U 系列)凭借其高速运算、多轴脉冲控制、丰富通信接口等特性,常被用于需要精准定位、多设备协同的场景,典型案例为 “基于台达 5U PLC 的双轴伺服定位送料系统”(适用于自动化装配线、包装机械、物料分拣等场景)。以下从案例背景、系统组成、核心功能实现、程序逻辑、调试要点五个维度展开说明:

一、案例背景与需求

某小型自动化设备厂需开发一套 “物料自动送料 - 定位装配” 单元,核心需求如下:


  1. 双轴协同:X 轴(伺服电机)负责将物料从 “上料位” 输送至 “装配位”(行程 500mm),Y 轴(伺服电机)负责将装配零件从 “零件仓” 输送至 “装配位正上方”(行程 300mm),两轴需同步启动、精准到位(定位精度 ±0.02mm);

  2. 手动 / 自动模式:支持手动调试(单轴点动、回原点)、自动运行(触发信号后双轴联动);

  3. 状态监控与报警:实时显示两轴位置、运行状态(忙 / 闲),若定位超时(>2s)或伺服故障,触发声光报警并停机;

  4. 外部联动:与上游 “上料传感器”(检测物料是否到位)、下游 “装配气缸”(到位后触发装配动作)进行 IO 信号交互。

二、系统组成(硬件选型)

基于台达 5U PLC 的核心特性,搭配台达生态内的伺服、触摸屏等设备,确保兼容性与稳定性,具体选型如下:


设备类型型号 / 规格功能作用
核心控制器台达 DVP5U-32MT/ES1. 提供 2 路高速脉冲输出(最高 100kHz),驱动 X/Y 轴伺服;
2. 16 路输入 / 16 路输出,连接传感器、气缸、报警灯;
3. 支持 RS485 通信,连接伺服驱动器、触摸屏。
伺服系统台达 ASD-A2 系列伺服驱动器 + ECMA 系列伺服电机X 轴电机:ECMA-C20604RS(400W,额定转速 3000rpm);
Y 轴电机:ECMA-C20403RS(300W,额定转速 3000rpm);
通过 RS485 与 PLC 通信,接收脉冲指令并反馈位置。
人机交互台达 DOP-107BV 触摸屏1. 显示:两轴实时位置、运行模式、故障代码;
2. 操作:手动点动(+/-)、回原点、自动启动 / 停止、参数设置(如定位距离)。
检测元件漫反射光电传感器(E3Z-D61)X 轴上料位传感器(I0.0)、Y 轴零件仓传感器(I0.1)、装配位到位传感器(I0.2)。
执行元件气动气缸 + 电磁阀装配气缸(Y0.3,定位到位后伸出)、报警灯(Y0.4,故障时红灯亮)。
通信线缆RS485 屏蔽线(RVSP 2×0.75)连接 PLC(COM2 口)与伺服驱动器、触摸屏,避免干扰。

三、核心功能实现(控制逻辑)

系统核心是 “5U PLC 的双轴脉冲定位控制”,需结合台达 PLC 的定位指令(如 PLSY、DRVI、DRVA) 、中断功能通信协议(Modbus-RTU) 实现,具体功能拆解如下:

1. 基础功能:回原点(确保每次启动定位基准一致)

  • 回原点方式:采用 “近点 DOG+Z 相脉冲”(高精度模式),X 轴回原点传感器(I0.3)、Y 轴回原点传感器(I0.4);

  • PLC 指令:使用台达专用回原点指令DZRN K20000 Y0(Y0 为 X 轴脉冲输出口,K20000 为回原点速度,单位:脉冲 / 秒),同理 Y 轴用DZRN K20000 Y1

  • 逻辑:手动模式下按下 “X 轴回原点” 按钮(I1.0),PLC 驱动 X 轴电机反转,触发 I0.3 后减速,检测到电机 Z 相脉冲(伺服反馈)后停机,此时 X 轴原点位置设为 “0”,同理 Y 轴。

2. 核心功能:双轴同步定位(自动模式)

  • 触发条件:上料传感器 I0.0(物料到位)+ 零件仓传感器 I0.1(零件到位)+ 自动启动按钮 I1.2(按下),三者同时满足;

  • 定位指令:使用相对定位指令 DRVI(指定移动距离),X 轴需移动 500mm,Y 轴需移动 300mm(需先将 “毫米” 换算为 “脉冲数”);

    • X 轴 500mm 对应脉冲数:500 × 10000 / 10 = 500000 脉冲;

    • Y 轴 300mm 对应脉冲数:300 × 10000 / 10 = 300000 脉冲;

    • 脉冲数换算公式:脉冲数 = 移动距离 × 电子齿轮比分子 / 电子齿轮比分母

    • 示例:伺服电机分辨率 10000 脉冲 / 转,滚珠丝杠导程 10mm(转 1 圈移动 10mm),则电子齿轮比设为 “10000:1”(转 1 圈需 10000 脉冲),因此:

  • 同步控制逻辑

    1. 触发条件满足后,PLC 同时向 X 轴(Y0)、Y 轴(Y1)发送 DRVI 指令:DRVI K500000 K20000 Y0(X 轴移动 500000 脉冲,速度 20000 脉冲 / 秒)、DRVI K300000 K20000 Y1

    2. 通过 PLC 的 “定位完成标志位”(如 M100 为 X 轴到位、M101 为 Y 轴到位)判断两轴是否均到位;

    3. 若 M100 与 M101 同时为 ON,触发装配气缸(Y0.3 输出),并延时 1s 后复位,准备下一次循环。

3. 监控与报警功能

  • 实时位置读取:通过 Modbus-RTU 协议读取伺服驱动器的 “当前位置寄存器”(如台达 ASD-A2 驱动器的寄存器地址 40100),将脉冲数换算为毫米后,在触摸屏显示;

  • 故障检测

    • 定位超时:启动定位后,定时器 T0(设定 2s)开始计时,若 T0 超时后 M100/M101 仍为 OFF,触发报警标志 M200,停机并点亮报警灯(Y0.4);

    • 伺服故障:伺服驱动器故障时,其 “故障输出端子”(如 DO2)会输出低电平,连接至 PLC 输入 I0.5,I0.5 为 ON 时触发 M200,同时通过 Modbus 读取故障代码(如 40110 寄存器),在触摸屏显示。

四、关键程序片段(台达梯形图逻辑)

以下为核心功能的梯形图简化逻辑(基于台达 WPLSoft 编程软件):

1. 回原点控制(X 轴为例)

plaintext

// 手动模式下,按下X轴回原点按钮(I1.0),触发回原点指令
I1.0(X轴回原点) AND M0(手动模式标志) ---| |--- MOV K20000 D100(X轴回原点速度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| |--- DZRN D100 Y0(X轴回原点指令,Y0为脉冲输出口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| |--- SET M10(X轴回原点中标志)

// 回原点完成(伺服反馈到位),复位标志
M11(X轴回原点完成信号,来自伺服DO) ---| |--- RST M10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| |--- MOV K0 D10(X轴当前位置清零)

2. 双轴同步定位(自动模式)

plaintext

// 自动触发条件:物料到位(I0.0)+ 零件到位(I0.1)+ 自动启动(I1.2)+ 无故障(M200=OFF)
I0.0 AND I0.1 AND I1.2 AND NOT M200 ---| |--- PLSY K20000 Y0(X轴脉冲输出,速度20000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| |--- PLSY K20000 Y1(Y轴脉冲输出,速度20000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| |--- SET M12(定位中标志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| |--- T0 K20(定位超时定时器,2s)

// 两轴均到位,触发装配动作
M100(X轴到位) AND M101(Y轴到位) ---| |--- RST M12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| |--- RST T0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| |--- Y0.3(装配气缸伸出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| |--- T1 K10(延时1s)

// 延时到,复位气缸
T1 ---| |--- RST Y0.3

五、调试要点(避坑指南)

  1. 伺服参数匹配

    • 需在伺服驱动器中设置 “控制模式” 为 “脉冲控制”(如台达 ASD-A2 的 P2-01 设为 0),“电子齿轮比” 与 PLC 脉冲数换算一致(如 P1-44=10000,P1-45=10);

    • 启用 “位置反馈” 功能,确保 PLC 能通过 Modbus 读取当前位置(需设置驱动器站号,如 P2-10=1,与 PLC 通信参数匹配)。

  2. 脉冲输出口配置

    • 在台达 WPLSoft 中,需将 Y0、Y1 口配置为 “高速脉冲输出模式”(通过 “系统寄存器”→“脉冲输出设置”,选择 “模式 0:脉冲 + 方向”)。

  3. 同步性优化

    • 若两轴到位时间差异较大(如 X 轴快、Y 轴慢),可通过调整 “定位速度”(DRVI 指令中的速度参数)或 “伺服增益”(驱动器 P2-09 位置环增益),确保两轴同步停机。

  4. 故障排查

    • 若定位不准,优先检查 “电子齿轮比换算”“电机分辨率”“丝杠导程” 是否匹配,其次检查伺服增益是否过低(导致过冲);

    • 若通信失败(触摸屏无法读取位置),检查 RS485 线缆接线(A 接 A、B 接 B)、通信参数(波特率 9600、数据位 8、停止位 1、无校验)是否一致。

六、案例扩展

此案例可基于 5U PLC 的扩展性进一步升级:


  • 多轴扩展:若需增加 Z 轴(如装配高度调整),5U PLC 最多支持 4 路高速脉冲输出,可直接扩展;

  • 网络升级:若需接入工厂 MES 系统,可通过 5U 的 Ethernet 口(部分型号支持),采用 Modbus-TCP 协议上传生产数据(如定位次数、故障记录);

  • 工艺优化:通过触摸屏修改 “定位距离”“运行速度” 等参数(将参数存储在 PLC 数据寄存器 D 中),无需修改程序即可适配不同物料规格。


综上,台达 5U PLC 在双轴(多轴)定位场景中,通过 “脉冲控制 + 通信反馈” 的组合,可实现高精度、高稳定性的设备协同,且搭配台达生态硬件,调试与维护成本更低,是中小规模自动化项目的高性价比选择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